跳至正文

东方红资管林鹏最新演讲:投资中不那么重要的事

大多数投资会考虑怎么把投资做好我们反其道而行,我们要想一想有哪些事情降低投资回报,在这些事情上不作为或者回避,是不是能够提升投资回报率。”

以上,是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林鹏在今天演讲中分享的投资心得。

有着20多年投资经验的林鹏认为,要在投资中做减法。相对于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林鹏反其道而行,找到了6件投资中不那么重要的事,回避这些事情,往往可以带来更好的回报。

林鹏也分享了多年的选股心得,点此查看完整演讲实录。

林鹏管理时间最长的东方红睿丰,从2014年9月至今的累计回报超过170%,同期沪深300仅上涨51.33%

以下是“聪明投资者”整理的部分精彩演讲实录。

投资中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

在投资当中,我们的处理能力有限,资源远远大于能力,因此我们只需要把少数的信息加以处理。我们认为是不是要在投资当中去做减法。

大多数投资应该会考虑怎么把投资做好,我们反其道而行,我们想一想有哪些事情是影响投资回报,我们在这些事情上不作为或回避,是不是能够提升投资回报率

在资源、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做出比较好的业绩?我们认为要去回避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时机选择收效甚微

时机选择可能有两种方式去:一种是依据宏观环境,自上而下做时机选择;另外一种是根据市场情绪,在市场当中进行波段的操作,获取收益。

我们看一下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公募基金做时机选择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是很难给组合带来很好的回报。

霍华德·马克思在《周期》里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同,大多数的时候,投资人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测是简单的推断,往往是正确的。GDP增速6.2%跟6.1%看起来都是对的,但是这对投资没什么用,因为市场都已经反映出来。

如果预测GDP增速5.8%,真的是5.8%,预测是有用,或者预测6.9%,大家觉得这不可能,但如果真的发生了6.9%,肯定能产生很大的投资回报,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预测准,而且预测准是小概率事件。

世界上最大型的计算机已经能够预测台风的走向,也能够把天气预报精确度到分钟级别。但现在还没有用超级计算机去预测股票指数,因为股票是多重博弈,每位市场参与者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我们把仓位波动的频率总共分成五类,从高到低来看,根据分析的结果,仓位波动低的整体业绩表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比较好)。

优秀的决策被交易平均化

我们运营的同事进行了一些数据的统计。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东方红整体不具备个股波段操作的能力,每年的基本收益平均在正负1个点之内,整体来说我们不具备做交易的能力。

而且大量的交易会让基金经理始终处在市场情绪的波动之中,少数比较优秀的投资决策可能因为大量交易而被平均化。

而基金经理始终处在贪婪和恐惧的情绪波动冲击下,导致投资决策情绪化这也许是大量交易不能带来好回报的定性解释。

比如我跟小伙伴们讨论一年多少的换手率比较合理,我拍个脑袋,估计大概100%到150%比较合理。

因为选公司会有失误,比如正确概率70%,30%的失误概率,假设是七三的成功失败的比例,我要纠正选错的30%,可能在一年内由此产生60%的换手率。

另外因为市场的波动,市场情绪而导致涨得太多,有时跌的太多,由此带来的卖出或者买入,可能会再出现另外一部分交易量。

但从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频繁交易不利于业绩,对于处在平均水平的人,不要频繁交易,也许有好处。

后来居上是小概率事件

涉及到公司研究方面,我们经常会去做困境反转、后来居上这类型的投资,因为让人觉得很激动。足球比赛上来就3:0领先,保持到终场,没意思,上来落后两个球,最后扳回来,补时再进一个,大家都非常喜欢大逆转。

但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后来居上是小概率事件,强者恒强还是大概率的。

比如上市公司的强者恒强,因为现在中国经济都进入到了低速增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各个企业之间带来竞争格局变化的难度加大。

第二,中国企业家的进取心特别强,即使那些已经在市场前列的龙头公司,依然想着继续扩大市场,要继续的去提升盈利。

第三,中国鼓励特大企业。很多国家不鼓励大企业,所以当企业已经获取了垄断地位的话,他们想要分拆,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

我们做了统计,ROE(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的公司,它反而越稳定,ROE低的公司反而在低水平上稳定。

这几年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市场给予稳定性溢价,这和过去很不同,市场在2015年、2016年之前,是给不稳定性溢价。

比如小公司现在差,市场认为之后会好的,给不稳定溢价。但现在是给稳定性溢价。后来居上在投资上可能不重要了。

低增长、稳定的行业也有大牛股

对于我们来说,行业增速快不快并不重要,不是说只有在热门行业,只有在高增长行业才能有大牛股。

但高增长行业要承担比较多的风险,而在低增长、稳定的行业,承担的风险比较小,也同样具有产生大牛股的能力。

能够预测出哪些板块能够涨得好,哪些板块不好就能赚钱,这是肯定的,但是再次回到前提,假设我们是中等水平的能力,我们能够赌对行业,赌对板块轮动吗?

从数据来看不大可能,而且这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我们宁可没有特别出色的产品,但是我们无法容忍特别差的。

要想做得特别好或做得特别差,一定都会在板块上要做出非常清晰的(判断)。既然我们不能容忍做的特别差,我们一定会放弃在板块上做非常极端的选择。

公募基金适合做从0到1的投资吗

我把从0到1定义为承担非常高风险,但是期待获得很高回报的投资。

公募基金适不适合去做这种从0到1的投资,我做过一个统计,公募基金有10%的最高仓位限制,股票仓位如果超过了10%,在一定时间内要卖掉。

这是好事情,让公募基金整体处在比较小的波动下,这么多年,即使是风险最大的主动权益资金,也极少出现面值非常大的亏损,我觉得和这些限制是有关系的。

但是10%仓位的反作用是,重仓去赌高回报的投资并不值得。如果用10%的仓位重仓一只特别牛的股票,股票每天涨1.16%,200个交易日后涨了十倍。

如果没有10%限制,在其他90%的仓位不变的情况下,这个组合在200个交易日之后,组合的净值应该是1.9左右,涨幅是90%。

但是如果有最高仓位限制,股票不停的涨,不停地卖,在200个交易日之后,实际整个组合只涨了26%。

我做投资以来,这两种情况可以认为是两种难度的事情,我好像有4、5年时间的回报率超过26%,这还是挺大概率的事,但是我从来没有在一年内买到一只股票涨十倍,由此可见这两件事情难度的高低。

所以公募基金不适合从0到1的投资,确切的说,我觉得并不适合在重仓股上去进行从0到1的投资去博取非常高的回报。

公司短期的业绩波动不重要

最后,买股票就是为了卖出,这是价值实现的多种形式之一。但我们更希望是以持有的心态去买入股票,而不是以卖出的方式心态去买入。

我们重仓的一家食品公司,每次出报表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们,你们买的多应该知道增长10%还是15%,我说我们也不知道。

但是我觉得挺好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就没有信息劣势,这是公平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会不在意,从我们的角度说,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的竞争力。短期的业绩波动是投资当中不那么重要的事情。

投资中的错题本

这些事情之间都是零散的,不是一环扣一环,但我们是不是在这些事情上谨慎一点,不去作为或者回避,能够让我们的投资做得更好一些。

我们把这些事情作为投资的错题本,有小孩的家长都知道现在都有一本错题本,看看以前做错什么,专门写在本子上订正一下。

我们希望能够用这样思路,来为未来的投资提供一些安全性,或者提升投资的回报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波动,让客户心里感觉更加舒适一点。

选股作为防守反击

我们不能只防守,我们也要进攻、要反击。今天我们讲的是投资中不那么重要的事,防守是最重要的,但防守还要有反击。

反击首先是要把精力、时间、态度全部集中到选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