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菲特”李录北大演讲全文:如何做到价值投资的知行合一
价值投资在实践中最主要的困难可能来自另外两个概念,一是市场先生的假设,二是能力圈的建设。
对投资者而言,如果投资的公司遇到一个可以累进、持续增长的经济,它的利润和投资回报会持续增长。
对投机者而言,如果只是猜测他人在短期之内的买卖行为,到最后只可能有一种结果:赢和输必须相等,也就是零和的结果——这个市场中所有的投机者买卖股票所获得的利润和亏损加在一起,其净值一定为零。
资管行业存在的一个很大的根基,就是因为无知税的存在。大批的人能在这个行业里存活下来,主要是靠信息剥削。
你是选择去做一个投资者,还是一个投机者?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好恶,唯一的不同是它对社会的影响。投资者的确会让社会的所有要素进入一种正向循环,帮助社会进入到现代化。所谓现代化,其实就是一种经济开始进入到复利增长的状态。
对我来说,投资的经历让我真实感受到了人的熵减过程。投资,尤其是在正道上的价值投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熵减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确实可以帮助着去创造,你确实可以做到“多赢”,你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身边的人。
本文为李录先生2019年11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此文收录在李录先生的著作《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