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兆民是东方马拉松董事长,毕业于南京大学,拥有28年投资经验,曾创建国内最大的私募基金,也是中国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第一人。多年来,钟兆民坚持用股东的心态专注于价值投资,东方马拉松旗下产品业绩表现也非常优异。本文是钟兆民在天风证券&新财富&雪球2018年私募大会的演讲,他以“如何将投资做到极致”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的投资分享,阐述了自己从事投资25年的实战体会。今天,我把此文分享给大家。
· 隔绝外力,回归本质,坚持做符合逻辑的事。
· 拿住好企业跟做波段是不同数量级的。
· 三不原则:我们不擅长预测宏观经济和股市大盘,但会研究市场所处状态,无法预测风暴,但要建造方舟;我们不擅长做上市公司波段,但真正优秀的企业一定可以超越波段、超越牛熊;我们选择上市企业时不会全对,但随着经验教训积累,有希望提高准确率,靠科学组合取胜。
· 第一,用股东的心态做投资是最本质、最聪明的方法;第二, 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是不同数量级的投资策略;第三,互联网等几何级数增长的大机会会让财富创造频出商业奇迹,让我们热烈拥抱美好的未来大机会!
黑格尔说过,方法是至高无上的。投资有很多种方式,有做一级市场的,也有做二级市场的;而二级市场中有做量化的也有做价值的。关键是怎么做到?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自己的投资策略也在不断地优化和迭代,但你探索到最后会发现,本质和核心的东西没那么复杂,它是非常简单、清晰的。这既是一个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过程,也是一个用最高标准死磕、追求极致的过程。
资本市场上聪明的人不计其数,甚至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天才,但在我看来,投资最重要的还不是脑力,而是耐力和毅力。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最聪明最本质的投资策略,就是用股东的心态做投资,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我们应该尽可能隔绝外力,回归本质,坚持做符合逻辑的事。知易行难,贵在坚持,但其实只要真正想通了,你这条逻辑经过时间和事实的检验后,坚持下去是不难的,关键是要真想通。要想在这个行业真的做出一番成绩没有什么捷径,勤奋和逻辑缺一不可,要奋斗,更要聪明地奋斗。
几乎每天都有股票涨停板,所以二级市场从不缺少看似快速致富的机会,所以二级市场容易迷惑人、也很容易让人“堕落”。因为你在二级市场,用小聪明、小技巧能赚到钱,但大智慧、大战略才能赚到大钱。二级市场能容天下难容之人、难容之事。而真正做到坚持长期集中投资,看淡波动,看穿牛熊,只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做增持减持操作,是要挡住许多诱惑的。
把时间跨度拉长来看,现在看似很大的事情不过是在大江里翻腾的几朵浪花,牛市、熊市都不是什么大事。不要太担心犯错。苹果的乔布斯说过,智慧来自精准的判断力、判断力来自于经验的积累、经验又来自于无数错误的判断。所以投资是越老越值钱的,你交过的学费、吃过的亏、经历过的教训,最终都会成为你的知识、经验,甚至是敏锐的商业直觉,所以我们公司很信奉一句话,叫“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黑石集团的创始人彼得·彼得森说过:“回望过去,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幸好我的选择多是长远利益。”但问题在于,很少人能够拥有这样的心性和耐力。我一个朋友说,因为我没有能力与时间去研究,涨高了心里反而没底啊,这些地球上的树是想长到月亮上去吗?我的回答是,因为你的内心还是想赚差价。真正的好企业拿住了,其实没事的,但首先你要看透。
这句话是我今天想分享的最关键的一句话——拿住好企业跟做波段是不同数量级的。在这里,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投资的本质其实就是做企业的股东,投资的是企业的未来和成长。投资的关键在于,要发现优秀的企业,还要看透企业的价值。难也难在判断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那它的内在价值怎么算?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之和,这个实操公式大家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我想强调的是,你真算清楚了,就不慌了,因为长期来看,价格一定会围绕价值波动。概而言之,坚持以长期和集中投资为主要战略,辅以必要的基于估值水平的交易策略,有利于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当然这些都是理论,接下来关键讲怎么做。
第一,我们不擅长预测宏观经济和股市大盘,但会研究市场所处状态,市场的两端我们猜不到,但特别高和特别低我们是知道的。比如现在2700点左右,上证指数12倍市盈率,至少不贵。我们无法预测风暴,但要建造方舟;
第二,我们不擅长做上市公司波段。市场波动会导致短期估值的高低,但长期而言,真正优秀的企业一定可以超越波段、超越牛熊;
第三,我们选择上市企业时不会全对,但随着经验教训积累,有希望提高准确率,靠科学组合取胜。
长期投资杰出企业与波段操作是不同数量级的投资策略。美国100多年的数据已验证了,企业的分红跟企业利润增长带来的对投资的贡献是94%,只有6%是估值带来的变化,这是西瓜与芝麻的关系。
我们的主要策略是长期集中投资。之前我接受过央视的一个采访,提到一个观点:“人的一辈子,一个老婆、两个孩子、三个股票”。你坚持这样的策略,钱少的时候先做三个股票的小股东,慢慢增持,持续聚焦,等你老的时候就可能控股三家上市公司,而且还是不同行业的。所以选标的真的不需要多,你敢于做减法非常难。少胜多, 慢胜快。
但极致肯定不等同于什么都要。取舍有道、理性放弃,其实更重要。芒格说过:“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在于不追逐平庸的机会”。人之所以纠结,很多时候就是想要的太多,不愿意取舍。比如当规模和业绩有冲突的时候,你取规模还是业绩?比如长期业绩和短期业绩有冲突的时候,你取长期还是短期?取舍其实是需要深度思考,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非简单粗暴地做减法。
另一个投资的关键是,谁来做?这是一个关于人的话题。邓普顿说过,对人的研究再多也不过分。首先,这个人要对投资有强烈的兴趣和足够的热爱,能做到 “折磨你千万遍,爱你还像初恋”;第二是要很坚强,有钢铁般的意志,正确的事情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第三是要讲逻辑。对投资管理机构而言,投研管理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团队实力非常重要。用范勇宏的话来说,单个明星研究员、单个投资经理历都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互补性又与时俱进的团队才是关键。
我希望重燃大家生命的希望,我们这代人有希望回报超过巴菲特,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有了互联网。互联网连接了一切、加速了研发、加速了营销。全球每一个领先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获得1亿用户所需时间越来越短了。2016年全球市值前五的公司,全是科技型公司——苹果、Alphabet、微软、亚马逊、Facebook。短短十几年,石油巨头已逐渐被硅谷的天才们所取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