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抄白酒底时候没有?
看着一边是食品饮料的股价加速下跌,另一边是新经济股价日日新高,不少去年底今年初顶峰慕名而来的资金开始纠结了,是不是要坚决的离开这里,去拥抱那些国家政策支持、景气度上行、股价趋势良好的那些新经济牛股?
过去几年A股市场业绩最优秀的投资人,多数都是All In或者重仓白酒消费股的,包括大家熟悉的一批顶流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大佬。记得在2020年底,投资圈的微信群里流传一个段子:“一位投资大佬跟他手下研究员讲,其实在二级市场发财没有那么难,只要找到一个好的赛道买入躺平就行,比如去年的白酒股、今年的白酒股、还有明年的白酒股!……”彼时市场对白酒股的关注度、认同度、参与度可见一斑。读罢默然,思绪万千,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眼前浮现的是当时不顾一切追捧白酒资金,未来必将上演的悲剧画面。市场发展速度比以往更快了,不到半年时间,这幅画面便从脑海走到了眼前。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不少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犯错亏钱,往往是被一些看上去“正确无比”,但实际上“似是而非”的问题所害。似是而非的关键点在于“非”上,貌似正确但本质是错误的。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会流行一些不同类型的“坑”。
比如在2020年底,最大的几个坑:第一个坑“投资其实真的很简单,只需要买入各个行业的龙一做一个组合,就可以躺赢”;第二个坑“未来500亿市值以下的公司都没有研究和跟踪的价值,小市值的公司未来都会逐渐被边缘化没有研究和投资价值,只需要跟踪大市值的龙头公司就好”;第三个坑“**公司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太好了,从过往历史看,只需要买入长期持有就可以躺赢。”……
每当我看到这些观点时,对这些领域顿时变得谨慎起来,会更多的思考和观察。才过了半年多时间,相信大家都已看到相信这些“似是而非”观点的杀伤力了。28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每当这些观点盛行时,就是这一领域的投资者开始失去“敬畏之心”的时候,丧失敬畏之心,认为投资是一件能轻松成功的事时,往往是危险与危机的先兆。
那哪些当下流行的观点也可能是这一类“坑”?其实一定是有很多的,我个人觉得有两个或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一个,“好公司不要怕,要敢于越跌越买”;第二个,“涨幅很大高关注度的赛道已经热了,坚决不研究不参与,比如现在的新能源车、光伏、科技”。第一句话绝对是没有瑕疵的真理,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原则绝不会有错,但是在某些具体的市场环境中,能否作为当时的策略来应用就不好说。如果一家好公司经过几年长期上涨已经到了估值严重泡沫化的程度,当它的牛熊拐点出现后,下跌20%可能依然处于严重泡沫化的阶段,这时你用这句话来说事,不考虑估值的合理性越跌越买,可能会受到很严重的伤,在我早期投资生涯中就犯过这样的错。
第二句更是模糊无法操作的,一个赛道什么情况是热、很热、过热、疯狂泡沫?这是投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很多投资者仅凭“感觉”来做出判断,错误是大概率的。比如比特币,涨到1000美元已经很热了,2000美元更热,4000美元太热了,8000美元简直不可思议了…..。有谁能准确告诉我,眼下新能源汽车、光伏的热度相当于比特币是什么价钱?过往资本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大产业趋势背景下,试图去探寻拐点是非常困难和大概率失败的!当然,并不是建议大家无脑买入这里的股票。其实,能不能参与的标准只有一个:“你是不是真正理解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力与行业空间,对于他们未来空间有多大?5年后合理市值是多少?”如果对于这些问题没有答案,那这个领域绝不是您的菜,不论未来股价还有3倍还是10倍的空间,忘了它们吧,因为这不是您的能力圈。
回到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白酒是不是到了可以抄底的时候?
我们还是用一个更长一点的视角来看看,这一轮白酒股的牛市,是从2016年初开始的,食品饮料指数从2016年1月底的6356起步,走了5年牛市,2021年2月份的到了42891点,指数累计涨幅5.74倍,7月30日调整回到29566点。行业目前估值是40倍PE,16年起步时和今年2月份高点时PE分别是24.9倍和65倍。2019和2020这两年指数分别上涨了72.8%和88%。眼下跟去年底比指数已经回调了-18%。现在是否可以买白酒股?这个问题我想对于不同投资周期和投资风格的人来说,答案是不相同的。对于大体量长周期的投资者,不追求买在最低价,逐步左侧分笔耐心吸或许是合适的。对于短线交易的趋势投资者来说,趋势不好,资金流出,他们或许不会参与。就我们中欧瑞博的投资风格来说,眼下的白酒估值与半年前比明显吸引力提升,但是也还没有到低估的程度,我们对这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度会随着股价下跌逐渐提升,但出重拳或许还需要等待一下。更重要的是,相较之下,眼下市场上有其他更值得我们参与的领域和公司。
回到如何面对投资中似是而非的观点上,不同阶段的“坑”各不相同,但据我观察,掉入“坑”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原则”与“策略”。原则是永远都对的“真理”,但什么时候才是这一“原则”可以作为当时适合的“策略”来采用,这是关键所在。
这一轮的“新型牛市”主要有两层“新”意,第一层是与过往未成年资本市场比,新在成熟上。这轮牛市不再是过往齐涨齐跌的同步牛市,而是指数波动区间变小,不同行业根据景气度、关注度的升温先后,展开分部牛市的格局。宽基指数整体呈现区间波动重心上移,没有大系统性上行也没有大系统性下跌。在同一时段上,有牛市的行业与板块,也有熊市的行业与板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扮演牛市板块与熊市板块的“演员”并非一成不变,去年的牛牛到了今年或许就成了熊熊,比如白酒和医药或许就是如此。当然,去年的熊熊今年或明年也可能会成为牛牛。
第二层“新”,指的是新经济,这一轮牛市有点类似1998-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的互联网牛市,这是一轮新经济牛市。但是这时期的新经济,不再是互联网,而是“新能源车、光伏、科技自主”这些领域。因此,建议投资者认真研究那一段美股的历史,对于做好这一轮新经济牛市的投资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市场整体看,依然按照新型牛市的剧本在演绎。那些有“流量”估值还没有泡沫化的板块,包括新经济行业依然在牛市途中,依然要拥抱与享受牛市。
不少行业目前处于熊市当中,对于这些股价与估值在下行途中的行业与公司,我们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或许在未来不远的某个时点,这些熊熊就会变身为牛牛。春江水暖(寒)鸭先知,我们中欧瑞博之所以要建设一个各行业几乎全覆盖的研究平台,就是希望在每一个我们关注感兴趣的领域都有长期的研发储备,当市场机会轮到这些领域时,我们能够实现提前做好准备的主场作战优势。
仓位策略上,不消极不激进,保持平衡区间偏上的位置。更加注重持仓的结构与及时的优化。在周期变短、一切比过往更快的年代,很难有一个长期躺赢的策略,投资策略需要及时调整是新环境所决定的,我们必须适应好。
202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