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开学季 | 芒格给大学生的15个建议:如何获取基本的普世智慧

前言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93岁的他思路依然清晰,从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

 

9月份, 各地高校陆续开学,“聪明投资者”从芒格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南加州大学的4次演讲中,总结出他提供的15条实用建议。

这些真知灼见也时常出现在芒格其他演讲和文章中,对理解人性和取得成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正如芒格说:“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够了。”相信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就比之前聪明了一点点。

1 / 坚持终身学习

 

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而且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没有终身学习,你们大家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真正有用的思想不多,把它们统统弄清楚会给你带来很多乐趣。此外,如果你通过亲自摸索去把它们搞清楚,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转述死记硬背,你对那些思想的掌握会比较牢固。

 

2 / 勤奋

 

你们一定要非常勤奋才行。我非常喜欢勤奋的人。我这辈子遇到的合伙人都极其勤奋。

 

我想我之所以能够和他们合伙,部分原因在于我努力做到配得起他们,部分原因在于我很精明地选择了他们,还有部分原因是我运气好。

 

3 / 兴趣驱动

 

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出色,那么你们必须对它有强烈的兴趣。

 

我可以强迫自己把许多事情做得相当好,但我无法将我没有强烈兴趣的事情做到非常出色。

 

4 / 讲清楚“为什么”

 

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会更倾向于听从你说的话。

 

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正如你想要从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一样,你在跟别人交流沟通时,也应该把原因讲清楚。

 

就算答案很浅显,你把“为什么”讲清楚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5 / 培养能力圈

 

每个人都有他的能力圈。要扩大那个能力圈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我不得不靠当音乐家来谋生……假设音乐是衡量文明的标准,那么我不知道必须把标准降到多低,我才能够有演出的机会。

 

如果你们要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而你们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注定会一败涂地。

 

你们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必须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竞争。

 

有些人虽然无法在国际象棋大赛上获胜,但却可以通过慢慢培养一个能力圈而在生活中取得很高的成就——个人成就既取决于天资,也取决于后天的努力。

 

6 / 避免极端的意识形态

 

严重的意识形态是最能扭曲人类认知的因素之一。

 

如果你们年轻时深受意识形态影响,然后开始传播这种意识形态,那么你们无异于将你们的大脑禁锢在一种非常不幸的模式之中。

 

由于它只给人灌输一些观念,而不是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一些道理,所以信奉意识形态是很危险的。

 

如果你把准确、勤奋和客观当成你笃信的意识形态,那倒不要紧。

 

7 / 获取普世智慧

 

我总是用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来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比如说只是钓鱼、玩桥牌或者打高尔夫球。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想清楚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们也许想要每周工作70个小时,接连工作10年,以便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然后更加卖命地工作。

 

你们也许会说:“我不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这两种方式完全是因人而异,你们必须自己弄清楚。

 

但无论你们选择了哪种生活方式,我认为你们应该尽量去吸收基本的普世智慧,这会让生活将会变得很丰富——不仅是金钱方面,其他方面也将会变得很丰富。

 

8 / 跨学科学习

 

怎样才能得到普世智慧呢?

 

你们需要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你们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

 

如果你们想要成为好的思想家,就必须养成跳出法定界限的思维习惯。你们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那并不难做到。

 

如果你们的教授并没有教给你们正确的跨学科方法,你们可以自己改正那种愚蠢的做法。

 

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比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更厉害。

 

我觉得这还满有意思的……再说了,那样还能赚到很多钱,我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9 / 对付困难的三个技巧

 

人生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非常棘手的难题。我认为有三点有助于应付这些困难:

 

● 期望别太高;

● 拥有幽默感;

● 让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爱之中。

 

最重要的是,要适应生活的变化。

 

如果世界没有改变,我现在身上仍然会有12个缺陷。

 

10 / 每一次不幸都是锻炼的机会

 

另外,我认为爱比克泰德的态度也能够引导人们在遭遇沉重打击时作出正确的反应。

 

他认为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无论多么倒霉,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他认为每一次不幸都是吸取教训的良机。

 

人们不应该在自怜中沉沦,而是应该利用每次打击来提高自我。

 

11 / 避免自我中心

 

妒忌、怨憎、仇恨和自怜都是灾难性的思想状态。过度自怜可以让人近乎偏执。偏执是最难逆转的东西之一。

 

自怜总是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它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们能够避开它,你们的优势就远远大于所有其他人,或者几乎所有其他人,因为自怜是一种标准的反应。你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摆脱它。

 

你们当然也要在你们的思维习惯中消除自我服务的偏好。

 

别以为对你们有利的就是对整个社会有利的,也别根据这种自我中心的潜意识倾向来为你们愚蠢或邪恶的行为辩解,那是一种可怕的思考方式。

 

但如果你们不能容忍别人在行动中表现出自我服务的偏好,那么你们又是傻瓜。

 

12 / 这么做,生活就会痛苦

 

要让生活变痛苦,约翰尼·卡森有3个药方:

 

1. 为了改变心情或者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

2. 妒忌;

3. 怨恨。

 

我补充另外4个:

 

第一,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们就能够绰绰有余地抵消你们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

 

第二,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

 

第三,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

 

因为即使是最幸运、最聪明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这味药必定能保证你们永远地陷身在痛苦的泥沼里。

 

最后,如果你们希望将来碌碌无为,就千万要避开逆向思维。毕竟许多难题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

 

13 / 避免懒惰和言而无信

 

让我现在就来使用一点逆向思考。什么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失败呢?应该避免什么呢?答案很简单。

 

例如,懒惰和言而无信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失败。

 

如果你们言而无信,那么就算有再多的优点,也将无法避免悲惨的下场。所以你们应该养成言出必行的习惯。懒惰和言而无信是显然要避免的。

 

14 / 年轻人在工作中应该追求什么

 

我有三个基本原则,同时满足几乎不可能,但你应该努力去尝试:

 

● 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

● 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

● 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我这一生真是非常幸运:由于和沃伦同事,这三个原则我都做到了。

 

15 / 对年轻人的人生建议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

 

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

 

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