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雪球
在雪球上经常看到有些人说,甲企业现在增长率10%,给20倍市盈率,乙企业增长率20%,给30倍市盈率,丙企业现在不增长了,估值要下调了,以前20倍,现在只能给10倍了,等等这样的言论。
猛的一听好像有道理哦,仔细一想就是瞎扯淡。人类喜欢某一个事情的时候,就会找一套理论来支持自己,哪怕这理论荒谬的让你微弱的一丝理性感到害怕,但你强大的感性立马会把这理性扼杀在萌芽状态,没错,我是对的。
但是企业经营的业绩是波动的,今年增长10%,明年增长20%,后年不增长,这都很正常。你说的增长10%给20倍,那是今年的业绩甚至这个季度的业绩增长10%,至于明年呢?不知道。就好像我今天看到你很开心,我就判断你这一辈子能过的很好,今天看到你不开心就判断你这一辈子过的很痛苦,你说荒谬不?
如果我今天看到你不开心就说你这一辈子会很痛苦,我自己都觉得很荒谬,为什么?因为这明显是错误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我不需要这个错误的理论,当一个错误的理论大家不需要的时候,它就永远是错误的。但是当大家需要的时候呢?它就会变成正确的。
比如你附近有一家小卖部,今年利润10万,你想要买下来,老板出价100万。但仅仅因为第二个季度这个小卖部业绩增长了10%,此时老板出价200万了。你肯定觉得这老板疯了,因为这明显是不合理的错误理论,你肯定不需要这样的理论来支持自己出更多的钱,要不然自己就真成了。
但是把这个理论放到股市里的时候,就变成正确的理论了,为什么呢?因为在股市里你需要这个理论。
当一支股票从100元涨到200元的时候,你觉得还会继续涨到300元,所以你买入了。此时你需要一个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心安理得,觉得自己做的是正确的选择。于是你就会想,现在公司业绩重回增长赛道了,以后还会增长的更快,估值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了。而公司以后会不会继续增长你根本不知道,实际上这已经不重要了。
当一个人觉得一个观点是对的,并不是这个观点真的是对的,而是因为你现在需要这样的观点,自己心里才会好受。当然观点也可能是对的,其实对不对根本不重要,你也不会去在意这个,你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个观点本身,你在乎的是自己本身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个观点的支持而变得心安理得了。
其实我们看到的财务数据大多数已经是经过平滑了,真正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即使是处于上升期,那期间的订单波动也会比财务数据要大。这并不是说财务数据造假,因为财务不可能像影子一样即刻的反应出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起伏波动,财务本来就具有平滑的作用。
比如说万科的财务数据,万科的利润来自于今年结算了多少,而今年结算的收入那都是一两年前的销售订单,我今年可以多结算一点,也可以少结算一点,我可以做350亿利润,也可以做400亿利润,这都无所谓,这不是财务造假。万科的真实业绩可能是今年增长5%,明年增长40%,后年不增长。但财务报表可以做成每年增长15%,看起来很平稳。
格力这样的企业也是一样,因为这中间有一个缓冲带,就是经销商。经销商就像一个业绩蓄水池,业绩差的时候从蓄水池里面挪一点过来,业绩好的时候给蓄水池加水,让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平稳,这都很正常。只是有些公司没有处理好和这个蓄水池的关系,搞的蓄水池水干了,或者水溢出来了。你看东阿阿胶就是这样,现在阿胶的业绩突然暴跌,并不是国人突然就不吃阿胶了,而是经销商的库存还没吃完呢!
这还是以年为单位来看波动,因为把时间拉长的话,中间很多小波动你就看不到。其实一个季度,一个月,甚至一周,他的业绩都不可能是稳定增长的,肯定是上下起伏的,甚至起伏的很大,但这根本不重要。做过实业的人就知道,公司的业绩不可能像地球围绕太阳一样稳定。
当你看到企业这个季度业绩增长20%,不代表真的增长了20%,说不定实际业绩下滑了。而当你看到报表上业绩下滑了,说不定实际是增长的。那我们如何去搞清楚是真是假?熟悉企业商业模式的人一看就知道问题所在,但是能看懂企业商业模式的人根本不会在乎短期的业绩波动,在乎的都是季度价投。短期有真有假,长期来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况且即使你真的看出来了现在增长20%是实实在在的,又能说明什么呢?能说明明年还能增长20%吗?说明不了,你还是得回到企业本身上来,企业的竞争力,商业模式,行业前景,利润水平,管理层,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未来兴衰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今年或这个季度业绩增长了20%,甚至50%。
我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喜欢看K线,K线往上走了就感觉会继续往上走。后来喜欢看财务数据,看到今年增长20%了,就感觉明年还会继续增长。到现在我依然喜欢看财务,但财务在我心中的地位没那么高了。我更多的是去关注企业本身,从实业的角度去看这家企业,去分析它的竞争力和企业文化,会形成一个自己的判断,判断企业未来会如何。最后时间会给我答案,3-5年后,你一直在看这个企业的所作所为,当然也包括财务数据,最后来验证或者说反思自己当年的判断,你错在哪里,你为什么对了。这样你对企业的理解会越来越正确,因为你在不断纠正自己。
现在的社会,机会太多,信息太多,诱惑太多,考验你智慧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会不会选择。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你会陷入其中,欺骗自己,此时考验你的是你能否看到事物的本质,并坚守本质不受任何表象所迷惑。一个事情有一万个表象,但只有一个本质,把本质做好了,其他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本质没做好,其他一切做的再好也是空中楼阁。而投资的本质只有一个,就是回到企业本身。
当你理解了企业本身,市场上任何利好利空消息你都能忽视而不会陷入其中。当你理解了企业本身,短期财务的任何波动你都能风轻云淡,因为你知道企业以后的潜力。当你理解了企业本身,你也不会被股价短期的波动所影响,因为你对这笔投资的长期回报有信心。
真正的理解一个企业,和目前这个企业的股价是大涨了50%还是大跌了50%没有任何关系,和企业本季度业绩增长了20%还是下跌了20%也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理解了这个企业的本身,本身的内核。
当这个企业股价大涨的时候,你觉得你理解了这个企业,终于看懂了这个企业,你是真的理解了吗?还是你的感性需要一个“我理解了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很有前途”这样的理论,来支持你的买入行为呢?
此时你最好确保你的理性是醒着的,但是一个理性睡着的人都会告诉自己:“嗯,我确保,我是完全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