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 N.格利高利·曼昆

原理一 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我们为了得到一件喜欢的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成本(机会成本 )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很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里把这些调整成为边际变动。很多情况,我们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上面四个原理讲述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决策不仅影响我们,而且影响他人。

下面三个原理讲述人们如何相易。

原理五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贸易使竞争更加充分,更加激发生产力进步。

原理六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市场的结果。

原理七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例外。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大多数正常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配。

后三个原理讲的整体经济运行。

原理八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 政府发行货币过多时,物价上升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由来。

原理十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