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在东方财富·中国分析师指数发布会上发表演讲表示,中国的股票市场需要用哲学智慧去思考与分析。股票价格不是树上的“花”,而是人们心里的“花”;不是客观的事件反映,而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证券研究需要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投资实战。第二个境界,是对学术的认知和理解,是学术应用。第三个境界是哲学认知。2013年也好,2014年也好,中国股票市场要用哲学智慧才能看得懂,没有哲学高度看不懂股票市场。说到这里,我要讲两个故事,讲完这两个小故事,大家对中国股票市场是怎么回事就能理解了。
第一个故事是在1984年我的老师讲给我听的。他说什么叫唯心主义呢?就是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到山里面去,小和尚指着树上桃花说,师傅我看到这棵树上的桃花,开过三次,败过三次。老和尚说树上的桃花到底开过还是没开过?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能够知道的只是你心里的花开了三次败了三次。这就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很典型的表达。老和尚讲的这段话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在14岁时候,觉得这老和尚简直骗小孩,胡说八道。到40岁的时候,我想明白了,老和尚讲的话是有道理。第一个问题,客观世界可知吗?如果你随意拿起一张纸问自己这张纸是什么颜色?你会说是白色的。问题在于纸真的是白色的吗?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里面少了某种色素,我们看不见那个真实的颜色。所以,纸的白色不是由纸决定,是由我们的眼睛乃至心灵决定。由此讲一个问题,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增速到底是7.0%、7.5%还是8.0%
换句话来讲,大家做证券研究和证券投资,不要过于执着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你的认知和理解其实也是错的。西方人有一句话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有人都在寻找真理,其实我们找到的都不是真理。更可怕的是,当你真的找到真理的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那个其实就是真理,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判断。
老和尚这段话再往下讲,就讲到证券投资的一个核心问题。树上的花开了,人们心里的花也开了,股价涨不涨?涨。可是树上的花不开,人们心里的花可不可以开?可以。所以,股票价格不是客观事件的反映,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一样的,有一天树上的花终于开了,可是人们心里的花却在谢,股价是涨还是跌?跌!所以,今天买成长股和创业板的股票的人也得记住,有一天会发生这一步。
在做证券研究和证券投资的时候,我们整天看GDP是多少?上市公司公布什么信息?执着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看上市公司的EPS,却不知道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导致证券研究的方向全错。所以做证券投资,第一,要看清楚客观世界,但客观世界其实永远也看不清楚。第二,要在看清楚客观世界的同时,看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人类相互之间进行的证券交易,表面上人们在交换金融工具,本质上证券交易是在交换预期,再往前看是人们在相互交换内心世界。证券研究一定是从投资实战的层面理解到哲学的层面,所有前人的思想精华都是可以吸取研究的,是帮助自己提高修炼的过程。
第二个故事,2013年中国股票市场特点,成长股和创业板涨,价值股一路跌。为什么会出现两端走的特征?股价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一个偏差呢?或者说这两者之间偏差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家人,老人和年轻人坐在一起吃饭,突然门外有一个地雷爆炸了。老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躲起来。年轻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冲到外面去看一看。也就是说,当风险发生时候,高风险偏好的人把高风险特征资产的价格打了上去,然而低风险偏好的人把低风险资产的价格砸了下来,由此导致了两端走的情形。那个地雷就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的非标银行资产清理开始的一系列事件,而这些事件导致的结果是人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定价出现了错乱。这个过程当中,一部分股价涨,一部分股价跌,两端走的特征由此出现。这其实是一个资本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问题。
换句话来讲,2013年在我来看,不是成长股的行情,也不是创业板股票行情,而是高风险特征股票的行情。2014年1月份,目前两端走的特征依然会维持,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维持。2014年中国股票市场将不是业绩驱动,而是风险驱动。业绩驱动大家看GDP增长率, 2014年1月份到4月份,是中国股票市场历年来,投资者对将要公布的EPS是多少最漠不关心的一年。但是人们对整个金融市场风险怎么解决,会非常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高风险特征股票在TMT、在机械、在化工吗?可以这么说,高风险特征股票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2014年中国股票市场不是业绩推动,而是风险推动,业绩和风险在当前只是人们的一个预期。所以证券投资到最终,是用我的心去感知别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DDM模型描述的也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人们的内心世界。20多年来,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主要受DDM模型分子变动影响,受分母影响非常小。但是从去年年初开始到现在为止,主要影响不是分子,而是分母。所以业绩看似越来越不受关注,而风险却变成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真的投资高手是不管市场怎么变,我都不用变。你对投资的本质问题要有一个非常深入认知和理解。
很高兴,2013年诺贝尔奖颁给了法玛,我认为这是一个迟到了40年的奖项,学术界、实务界关于有效市场理论也争论了40年。在2013年我读的一本书叫《金刚般若波罗密》,书上提到,金刚般若波罗密,非金刚般若波罗密,是名金刚般若波罗密;我读明白了,有效市场理论,非有效市场理论,是名有效市场理论。所有的金融投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去学,就用你的心灵去感悟。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树上的花,心里的花,纸上的花,三朵花,分别代表了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认知和符号三个概念。
在20多年的证券研究实践中,我的感受是,要从哲学角度理解证券研究,并掌握科学的证券研究方法,首先应当能够正确区别存在、认知和符号三个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三个概念来寻找证券投资机会。
西方哲学所阐述的存在、认知、符号,我们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意思来理解。存在即是客观存在的与我们人类主观的观察、意识等不相干的客观世界。认知即是人类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是属于内心世界,符号是人们把内心的认知用语言、文字、图表等表达出来的符号世界。
在证券研究中,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可以被理解为客观世界,投资经理或者分析师对国民经济的考察或者对上市公司调研而形成的认知可以被理解为内心世界,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报表以及上市公司公布的会计报表,其实是符号世界。
当西方的哲学家提出存在、认知和符号的三个概念时,远在公元前的古印度佛学大师已经在《金刚经》中总结出“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感叹(这句话本身有非常深刻的含义,本文只是做粗浅解读)。他们以世界、非世界、名世界来对应了今天我们可以通俗易懂的客观世界、内心世界和符号世界的三个概念,而对这三个概念,黄燕铭则分别用树上花、心里花、纸上花来形象比喻,他们的关系犹如下图所示(有关这三个概念的进一步阐述,请见后续文章《黄燕铭:证券投资中的世界、非世界与名世界》。